葡萄苗常見疾病
1、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表現:霜霉病是國際葡萄第一大病害,首要為害葉片,其次是新梢、幼果和卷須。 葉片受害,葉面開端出現油污狀小斑駁,擴展后為黃褐色、多角形病斑。環境濕潤時,病斑反面發作白色霜狀霉層,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;嫩梢、花梗、葉柄發…
1、葡萄霜霉病
葡萄霜霉病表現:霜霉病是國際葡萄第一大病害,首要為害葉片,其次是新梢、幼果和卷須。 葉片受害,葉面開端出現油污狀小斑駁,擴展后為黃褐色、多角形病斑。環境濕潤時,病斑反面發作白色霜狀霉層,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;嫩梢、花梗、葉柄發病后,油污狀病斑很快變成黃褐色洼陷狀,濕潤時病部也發作稀疏的白色霉層;病梢停止生長、歪曲、乃至枯死。幼果感病,開端果面變灰綠色,上面滿布白色霉層,后期病果呈褐色并干燥掉落。
發病特色:萌開展葉后(5月上旬)至新梢成熟后落葉前(11月)的全部生孩子期均易感病。 以卵孢子在病葉等病殘安排中越冬。 借雨水飛濺傳達,由氣孔、水孔侵入寄主安排。中溫高濕病害,多雨、霧、露珠氣候易發病,防治不及時病害易迅速延伸,引起大流行,構成前期落葉。
防治方法:
① 加強果園辦理,及時摘心、綁蔓和中耕除草;冬季修剪后徹底清除病殘。
② 堅持防重于治的準則,病害發作前:代森錳鋅,波爾多液等。
③ 初見病斑或在病害高發期,用醫治兼保護藥劑進行醫治和預防:滿分80%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,瀚生質高55%烯酰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。留意:6,7月份溫度過高的幼果期,代森錳鋅類的藥劑慎用。
2、葡萄黑痘病
葡萄黑痘病表現 葉片受害,初呈針頭巨細的圓形褐色斑駁,擴展后中心呈灰褐色,邊際色深,病斑直徑1~4毫米。跟著葉的生長,病斑常構成穿孔。葉脈感病,構成葉片舒展畸形。新梢、卷須、葉柄受害,病斑呈暗褐色、圓形或不規則形洼陷,后期病斑中心稍淡,邊際深褐,病部常龜裂。新梢發病影響生長,致使干燥變黑。幼果受害,病斑中心洼陷,呈灰白色,邊際褐至深褐色,形似鳥眼狀,后期病斑硬化、龜裂、果小而味酸不能食用。
發病特色:黑痘病是葡萄果實病害中發作最早的一種病害。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,第二年萌發至展葉期開端侵染,首要損害幼嫩綠色有些 。防治關鍵時期是展葉后至果實上色前。
防治:1勿偏施氮肥,避免植株徒長。 及時修剪,除去病梢病蔓 。 2春天芽萌發后展葉前噴根除劑200倍五氯酚鈉加波美3~5度石硫合劑,或品星8000-10000倍液。 展葉至新梢15厘米擺布,花前花后和幼果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期,可選擇: 品星10000倍液,或蓋牌3000-5000倍液,或更勝3000倍液,或百倍3000-5000倍液。
3、葡萄白腐病
葡萄白腐病表現: 葡萄白腐病又稱水爛或穗爛。首要為害果實和穗軸,也能為害枝蔓和葉片。果穗受害,先在果梗和穗軸上構成淺褐色水浸狀不規則形病斑,擴展使其下部的果穗有些干燥。發病果粒先在基部變成淡褐色軟腐,逐步開展至全粒變褐腐朽,果皮外表密生灰白色小粒點,以后干縮呈有棱角的僵果很容易掉落;枝蔓發病,多從近地面或傷口處發作,開端呈水浸狀淡紅褐色邊際深褐色,后開展生長條形黑褐色,外表密生有灰白色小粒點。 最終皮層安排變褐、縱裂、腐朽, 并呈亂麻狀。葉片受害多從葉尖、葉緣開端構成近圓形、淡褐色大斑,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,后期也發作灰白色小粒點,最終葉片干燥很易破裂。不管病果、病蔓都有一種特殊的腐爛味,這是該病最大的特色之一。
發病特色 病菌多隨病殘體遺留在地面和土壤中越冬,變成第二年初侵染源。該病為高溫高濕病害,靠風雨傳達,7、8月份多雨時節,特別是遇冰雹或暴風雨后,很容易引起大流行。
葡萄白腐病防治:
①田間水肥辦理,增強樹勢,下降濕度。及時摘心、綁蔓和中耕除草。合理修剪,使通風透光并下降病原基數。
②進步成果部位,50厘米以下不留果穗,削減病菌侵染的時機。 藥劑防治:做好前期清園作業,消除病殘體,土壤中的病原菌。樹上噴藥。把握在病菌侵染期( 萌開展葉)和病害始發期前 ,尤其是暴風雨和雹災后要及時噴藥防治。可選噴品星6000-8000倍液、更勝1500-2000倍液,百倍2000-3000倍液。套袋果實還可噴施雙管3000倍液。 波爾多液和銅制劑對白腐病幾乎無效,生產上不見議運用。